格林环保
一站式解决污水处理难题

400-847-8878

首页公司新闻 除磷新攻略:化学生物法共舞

除磷新攻略:化学生物法共舞

除磷新攻略:化学生物法共舞

一、磷污染:水体治理的棘手难题

       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诱因之一,过量的磷会导致藻类疯长,破坏水生生态平衡。在各类污水处理场景中,高效去除磷元素始终是核心目标。无论是市政污水、工业废水还是农业面源污染处理,磷的去除效果直接关系到受纳水体的健康状态。

二、化学除磷:快速而强力的选择

       化学除磷原理简单直接,通过向污水中投加除磷剂,与水中的磷酸根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磷酸盐沉淀,随后通过固液分离将磷从水体中去除。目前常见的化学除磷剂有多种类型。

       1.铝盐除磷剂,如硫酸铝、氯化铝等,铝离子与磷酸根结合形成絮状沉淀。其优点是价格相对较低,除磷效果稳定,能快速降低水中磷浓度;但投加过量会导致水体铝含量超标,可能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影响。铁盐除磷剂,包括氯化铁、硫酸亚铁等,铁离子与磷酸根反应生成磷酸铁沉淀。铁盐除磷剂除磷效率高,且沉淀颗粒大,易沉降分离,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氧化作用;但腐蚀性强,对设备材质要求高,且储存和投加过程需注意防护。

       2.钙盐除磷剂,像石灰等,通过生成磷酸钙沉淀实现除磷。石灰价格低廉,来源广泛,但投加后会使水体 pH 值升高,需合理控制投加量并配备 pH 值调节设施,否则可能引发生物处理单元的问题。

三、生物除磷:经济又环保的途径

       生物除磷利用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过量摄取磷,并以聚合磷酸盐的形式储存于体内,随后通过排放富磷剩余污泥将磷从系统中去除。这一过程在污水处理厂的生物处理单元中发挥作用。

       生物除磷的优势在于无需额外投加化学药剂,运行成本低,且与生物处理其他过程(如有机物降解、脱氮等)可协同进行。但生物除磷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为苛刻,需要稳定的溶解氧环境、合适的水力停留时间以及良好的污泥龄控制。若运行管理不善,如曝气不足或过量、进水水质水量波动大等,聚磷菌的除磷能力会受到抑制,导致除磷效果不佳。

四、化学法与生物法协同:优势互补

       单独的化学除磷或生物除磷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局限性,而将两者协同组合则能发挥更佳的除磷效果。

       在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可先采用生物除磷作为主体工艺,利用聚磷菌吸收磷元素,在生物处理阶段去除大部分磷。然后,再投加适量化学除磷剂进行深度除磷,进一步降低水中的磷浓度,确保出水达到严格的排放标准。这样既发挥了生物除磷的低成本、环保优势,又借助化学除磷的高效性来弥补生物除磷的不足,实现优势互补。

       协同处理还能优化污泥处理过程。生物除磷产生的剩余污泥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和磷元素,化学除磷产生的沉淀污泥相对密实,两者的混合污泥在后续的污泥脱水、处置过程中更具稳定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降低污泥处理的总体成本。

五、高效除磷剂选型要点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除磷剂产品,在选择高效除磷剂时需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

       首要考虑除磷剂的除磷效率,通过实验室小试或现场中试确定在特定水质条件下,不同除磷剂达到预期除磷效果所需的投加量。同时要关注其对水体其他指标的影响,如 pH 值变化、产生二次污染的风险等。

       还需评估除磷剂的成本效益比,不仅包括药剂本身的价格,还应涵盖储存、投加设备投入、运输费用以及人工操作成本等。此外,除磷剂的适用 pH 范围、与污水处理工艺现有药剂的兼容性、在不同水温下的稳定性等也是重要的选型依据。

六、协同工艺的运行管理与优化

       要确保化学法与生物法协同处理工艺稳定高效运行,需加强运行管理与优化。在生物除磷阶段,要严格控制曝气池的溶解氧浓度、水力停留时间、污泥龄等关键参数,定期监测聚磷菌的数量和活性,根据进水水质变化及时调整运行条件。

       化学除磷环节,需精准控制除磷剂的投加量和投加点,可采用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水中的磷浓度,依据监测数据实现除磷剂的自动化、精准化投加,避免药剂浪费和过量投加引发的问题。同时,定期对整个协同处理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分析各环节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故障或瓶颈,通过不断优化工艺参数和操作流程,提升协同处理工艺的除磷效能和运行稳定性。

       总之,高效除磷剂的合理选型以及化学法与生物法协同处理工艺的优化运用,对于攻克水体磷污染难题、实现污水的达标排放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两者相辅相成,为水处理领域提供了可靠、经济、高效的除磷解决方案,助力守护水环境生态平衡。

       格林环保|25年专注水处理技术创新,是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通过ISO14001/45001双认证,拥有专利技术68项。如果您有污水处理需求或技术疑问,欢迎随时联系格林环保。